五月吧论坛【 笑傲江山 】[ 一剑光寒 ] → B队塔罗会第五轮自由花絮:浅读《人生无根蒂》

  共有692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B队塔罗会第五轮自由花絮:浅读《人生无根蒂》
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何小给
  1楼 四褂初级  901帖  2020/7/1 15:50:13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万能喵姬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0 届 白云深处 素履之往 润物无声 侠骨丹心 浮生一梦
B队塔罗会第五轮自由花絮:浅读《人生无根蒂》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24/4/29 13:27:05 [只看该作者]

人生无根蒂,飘如陌上尘

——浅读《人生无根蒂》,或许人生并没有更好的选择


这篇故事讲的是东疆临玉关内的一对夫妇,从一位大侠手中领养了一个女婴,桃印月。随后,这对夫妇又有了一个男孩,吴先。于是一家四口人,幸福地生活着。

但有一天那位大侠再次来到这对夫妻面前,并开始教导桃印月武艺。

吴先,看着自己姐姐的武艺越来越强,心中产生了羡慕,尽管姐姐处处维护着弟弟,处处帮弟弟打抱不平,但吴先还是希望自己也能学习武艺,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个大侠。

但没有什么天赋的吴先,始终无法学会拳脚功夫,而从小就受到姐姐保护他,渐渐对姐姐也产生了依赖和依恋。

终于有一天,桃印月在保护弟弟不受地痞欺负的过程中,失手打死了人。而养父为了保护她,主动顶罪,并被官府判了秋后问斩。

桃印月为了救养父,想尽了一切办法,却最终被自己的师父说服,放弃家人离家出走,开始了闯荡江湖的生涯。而吴先在失去父亲、失去姐姐、母亲发疯的情况下,独自挑起了家中的重担。

姐姐闯荡江湖,弟弟行商养家。从此姐弟两人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
弟弟在生意场上越做越大,甚至搭上了朝廷四皇子的船。

姐姐在江湖上崭露头角,却意外对朝夕相处的师父产生了感情。但师父另有红颜知己。在误会师父将自己当成旧红颜的替代品后,桃印月离开了师父,重回家乡。在与弟弟相聚后,姐弟俩秉烛夜谈,桃印月也在畅述自己这些年的见闻与经历后,说出了本篇故事的文眼,也就是陶渊明《杂诗-人生无根蒂》中的前四句:

“人的双脚没有可以扎根的土地,总是到处漂泊如同乡间小路上的尘埃。大家彼此随着风的起落相聚然后分离,这其实是身不由己的事……”

而弟弟吴先也听出了姐姐坚强外表下的脆弱与失落。

觉得已具备一定能力的吴先,勇敢地说出了,今后由自己来保护(照顾)姐姐的话。

两人似乎就此迎来了新的人生。但事实难料,桃印月的师父再次找到了她,希望姐姐能够跟随自己去担负山河令主在江湖上的责任。桃印月,没有答应,也没有拒绝,骄傲的她想知道自己在师父心中的位置。最后,得知师父仅仅将自己当成徒儿的桃印月,拒绝了师父,但在屋里听到了师徒对话的吴先,却因此对姐姐产生了误会,对自己与姐姐的感情,产生了怀疑。

在一次争吵之后,姐姐误会弟弟始终没有原谅自己当年害死养父的事,而弟弟说出了姐弟俩无法走到一起的原因:

“阿姐的江湖,和我的,说到底,不是同一个江湖。”

这段一路走来一路曲折的姐弟恋,最终还是以男女主彼此的擦肩而过,宣告结束。


初看这个帖子,我的第一感觉是,好一个庞然大物。作者使用的叙述方式,语言节奏很轻快,在这种前提下依旧写出了接近规则上限的字数,使得这一整篇的信息量非常大。大家可以看到,我上述的故事梗概,一口气说下来,竟然用去了八百多字。

故事结构十分讲究,全篇呈现出两起两落的结构,有起有伏,使阅读的过程并不那么枯燥。作者对男女主的成长线做了三段式划分,从幼时一起成长,到姐弟双线成长,又到姐弟相聚后,由于各自成长经历的不同,引发彼此的矛盾,再到结尾。全文十分流畅,也很耐读,是一篇内容、结构、人物都被精心设计过的作品。同时也是本届群杀参评帖中少数值得二刷甚至三刷的作品。

甚至,在我看来,这篇《人生无根蒂》是文章作者在本届群杀中所写的,最好的一篇作品。我个人觉得,不论从完成度、谋篇、场景设计、立意、故事性以及人物对白,都要强过《飘如陌上尘》与《落地为兄弟》。


但这又是一篇充满争议的参评帖,不少评文和民间花絮,都对故事中的人物和剧情提出过批判,在打分这一块,《人生无根蒂》有排第一第二的名次,有排中游的名次,也有排末尾的。这是一篇在争议中胜出夺精的参评帖,从这一层面,又反映出该作品并不是那种受欢迎度比较广泛的作品,究其原因,我也不懂。可能真的应了那句话,没有一个故事能够让所有读者喜欢,而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越复杂,往往会让一些写手认为寻常而读者产生反感的东西成为减分项。


下面我仅以我个人的视角,解读一下本文。并不是抬文,对一篇优秀作品的解构,也算是学习借鉴的一种方式。不喜欢本文的读者可以就此关闭了。


故事开篇讲了吴先父亲的故事。在本文中父亲名吴生,在《飘如陌上尘》中有了正式名吴大漠。大漠,估计是对应沈长河名字中的长河二字,也算暗指两人在看待江湖理解江湖上的对立。由于本文并不对《飘如陌上尘》进行解构,不再赘述。

但我觉得开篇是可以再压缩的,毕竟,吴生不是本篇主角,而是在全文中扮演“导师”的角色。在短篇中,以“导师”视角开局的,极少。反而是长篇小说中,如金庸的《倚天屠龙记》,以张翠山的故事开篇,以张翠山的儿子张无忌为主角,常见这种设置。

短篇不是长篇,即便是长篇网文,现在走的也都是主角开篇的路子。虽然,吴生在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,但我认为,吴生篇的两章,可以做合并,尤其是吴生做镖师的经历,可以用倒叙的方式展开。

事实上,吴生篇的第二章,才是正文部分。介绍了桃印月的生世和吴先的家庭背景,并对故事的第一个高潮“养父替女儿背罪”做了铺垫。

吴先篇,也是男主篇,第一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和睦的四口之家,父母姐弟,并带出了沈长河,至此,《人生无根蒂》中的主角和主要配角全部登场,并对这些角色的未来做了铺垫。第二章明写父与子,暗写父与女,第一次引出了导师人物吴生对江湖的理解,那句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在后面的剧情中影响了吴先一辈子,也铺设了吴先注定与姐姐不是一类人的设计。姐姐将来会是江湖人,弟弟想要追赶姐姐的脚步,却走上了另一条路,由此可见端倪。这一章又带出了全文第一个高潮,姐姐为保护弟弟打死了地痞。

吴先篇第三章,是全文的第一个小高潮,由姐姐打死人引发的父替女顶罪。作为姐弟俩导师的父亲完成了他在故事中的作用,被捕入狱。杀人要砍头,意味着父亲生命的终结。

美国编剧人埃里克埃德森曾在他的《故事策略》一书中讲过,如果是一个成长型的主角,没有什么比让“导师”去世更能够加速主角的成长。所以,蜘蛛侠的叔叔,超人的养父,蝙蝠侠的老爹和战友,指环王中的甘道夫(假死),都被弄死了。导师和伙伴不一样,伙伴是给主角提供帮助的,而导师是让主角走上一条全新人生之路的。

所以,《落地为兄弟》中周通的死,在我看来就有点没道理,纯粹是为了煽情,而《人生无根蒂》中父亲的死,虽然看似煽情,但从编剧技巧的角度,却无可厚非。

《超人钢铁之躯》中,养父为了救一条狗而殒命,同样是饱受诟病。但对于全剧中超人先生的成长,却起到了无可替换的作用。

父亲,是一个必须死的角色,且作者在前文中做足了铺垫,在我看来并不突兀。

父亲给这对姐弟,注入了一颗保护弱者的心,也为将来吴先的乐善好施与桃印月奔赴边疆的行为,提供了理由。

桃印月篇分三章完成。第一章明写父与女,暗中对应父与子。但作者明显给予了姐姐更多的篇幅,由此看出,作者其实更偏爱女主。在第一章中,父亲有过耐心教诲,也有过怨怒,这是作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读者展示父亲的情绪失控,对应吴先在结尾处对姐姐的伤害,我们可以了解到,这对父子性格上的交集,以及对女主发自内心的爱。女主在文中的一系列行为,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被偏爱者的肆无忌惮。或许这正是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偏爱导致的。

桃篇第二章,写的是母与女的矛盾。也是全文最受争议的部分,争议点有两块,一是母亲为什么不拿钱去赎人,一是姐姐说出了离家出走的原因,竟然是觉得在救父亲这件事上,母亲没有把自己当成家里人。

总之,这是两个争议摆一起,导致了姐姐离家出走。虽然后文另有沈长河对姐姐的“教唆”,但如果姐姐心中没有与母亲产生间隙,是不可能促成“姐姐离家”事件的。读者在这里,可能会有一种,作者为了让姐姐走,而故意设计了这一剧情的感觉。

但在我看来,从父亲替女顶罪开始,姐姐出走就已经是必然局。而上述的两个违和感极强的矛盾,其实也有它必然性。

正如我在副标题中说的,人生,可能没有更多选择。

首先是那袋钱。如果不联系《飘如陌上尘》对本篇的补充,仅联系上下文,我们可以知道,这袋钱解释为沈长河补贴吴家养育桃印月的“抚养费”,最为合理。

这笔钱对于一个农家而言,可能不是一笔小数目,所以母亲拿到钱时就把它藏在房梁上,说要给姐姐当嫁妆。但这笔钱,真的够给犯下杀人罪的父亲赎罪吗?

或者说,这袋可以挂在竹篮中的钱,足够去贿赂官府吗?

我觉得可能是不够的。

八九岁的吴先和桃印月不懂,但母亲应该是懂的。

此外,这一家人,谁来操作贿赂之事?

母亲?

吴先?还是姐姐?又或者他们全家一起去?

细想之下,若母亲同意取钱救人,反倒是不合理的。这很可能会让更多家人入狱。

所以,那袋份量不重却意义重大的钱,在此时,却是十分鸡肋的存在。

当然,这是我的解读,我也没办法问作者,这袋子钱,里面装的是铜板还是金条。

如果是金条的话,大约是够行贿的。

至于姐姐一气之下摔门而出,我觉得是符合人物性格的。不再赘述。母亲呼喊她回来时,她脚下一滞,便足以说明了。

而作者接下来对姐姐的心理描写,更说明了桃印月的纠结:

“是她闯的祸!她心中升起了一股令人窒息的悔意,她本就没有脸继续留在这个家,或许她离开了,才是真的对母亲好。”

一个九岁的女孩,能有这番思量已是懂事的表现,又怎么能以自私二字评价?

桃篇第三章,桃印月向衙门认罪,希望能以自己换回父亲。但被师父阻止。沈长河,这个名为大侠,却未见一件侠义之举的反派角色再次登场。

不论作者对沈长河的设定是什么,在我的理解上,这就是个反派。

他是促成桃印月离家出走的罪魁祸首,他的那一番“大道理”,在我这里就是一段经典的反派教唆。他拿出山河令夸赞自己身份与地位的话术,让我无比厌恶且作呕。

如果作者设计的沈长河是一个反派,我觉得,他成功了。这个反派不但间接导致了男主家破人亡(是沈长河过早地将桃印月的身世透露,使原本应该沉溺在父母疼爱中的姐姐,生出了一份迟早要离家的焦虑。这份焦虑也间接地影响着桃印月的潜意识,使她变得叛逆,使她顶撞父母,使她生出了“他们没有将我当做一家人”的扭曲想法),更成为了多年以后,姐弟恋中吴先无法战胜的“情敌”。

总之,我和大多数人一样,不喜欢这个角色。按我的想法,这个人在结尾处,应该毫不留情地写死。

或者,弟弟应该有一段与沈长河的对手戏,直面情敌,而不是去伤害自己的姐姐。弟弟作为感情的失败者出现在结尾处,是让人扼腕心疼的,但从编剧的角度,我认为还有修改的空间。

让沈长河口中那个不会半点武功的弟弟赢一回,大多数读者的气,或许就顺了。

又不是让弟弟赢麻。

《人生无根蒂》的上半篇,到这里就结束了。下半篇,写的是前文种下的因花结果。先以弟弟的成长线开局,添加了一个新人物皇子赵始景。接着写到姐姐的成长线,添加了一个新人物白婵珠。

如果说赵始景是弟弟的贵人,那么白婵珠就是姐姐的碎梦石。白婵珠无情地砸碎了桃印月的江湖梦,让姐姐突然觉得那个曾经可以很大又可以很小(只有她和师父两个人)的江湖,都是不真实的,而自己,就像是陌上的浮尘,这些年只是在到处飘零而无处扎根。

她离开了师父,她想到了家,她回到了家,并接受了来自吴先的爱。

如果说姐姐到底更爱谁?

我想应该是她师父吧。毕竟,陪伴她走过最艰难一段的人,是沈长河,而不是吴先。抹去她心中罪恶感的人,是师父,而不是吴先。她面对吴先时,最放不下的,并不是自己曾经有过一段恋情,而是自己曾经害死了养父,也间接害得养母发疯。

所以,桃印月愿意与吴先在一起的前提,其实是被动的,那就是吴先不在意那些往事。

但这又怎么可能。

或许在炙热的爱情面前,桃印月是吴先心中完美的女神,但在得知姐姐心有所属之后,那段封尘于心底的噩梦,让吴先陷入了两难。

弟弟最终选择了放手。但他还是爱她的,他选择了成全。

让另一半背负罪恶感的人,是不可能拥有那另一半的吧。

结尾处,弟弟所说的,不是同一个江湖,其实也映证了前文中,姐弟俩分别走了不同的路。

弟弟曾经是向往追随姐姐,向往江湖的。

姐姐也一度希望离开江湖,接受吴先。

但,城外的人想进去,而城里的人想出来。姐弟最终活成了彼此无法接受的样子。

这是个悲剧,我不喜欢这个故事,但不得不承认,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,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安排,冥冥中却早有天意,人生可能并没有那么多选择,能选择的,只是随风飘散和相聚,而这一切,都是身不由己。

标题与文章高度契合。

最后,我对下半篇呈现的分线再合并结构,十分佩服,能够在群杀帖中整出这么一个结构,作者的控笔能力,是很强的。


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/4/29 16:24:09编辑过]


回到顶部
总数 49 1 2 3 4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