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是想从十几年前开始讲诉,当时我在准备金融数学的考试,参考教材是严加安老师的《测度论》。我爸的朋友来家里玩,聊到他为官方编辑县志的事情。当时他们正在走访我们洲上的几个村镇,正巧要去头桥镇的严院士家里走访。
头桥镇所在的东片区虽然也属于扬州市,但是历史却贫瘠的可怕。毕竟这里是新中国以后填滩造陆才有的土地,在3000年的古城面前,它的岁数可能不到百年。从这里走出的我,在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时,语言贫瘠得可怕。
那一刻,我被一种神奇的宿命联系打动。也许,当我们dive deeper的时候,每一片土地都有它自己的故事。
最早,头桥镇是属于邗江县的——邗沟的邗。
那几年,正好是扬州在申报大运河世界遗产。在东关古渡,修葺了一座长墙介绍扬州市从古至今的水利工程。
那时,我第一次从石头上看见了陈登的名字。瞬间,那个在《三国演义》里去骗,去偷袭吕布的陈登父子就有了自己的脸。
我可能比大多数人多了解了些历史,知道陈登曾经在扬州抗击孙策,也知道他是在这里吃了太多生鱼片而患病的。
但是,陈登主持邗沟这件事则是不被史书 记载的。但肯定会有一本地方志志,记录改变当地水利的人。否则,这样“冷门”的故事不会被挖掘出来。
前年又去了高邮,在姜堰看见了“陈登治淮”的碑刻。
这几年里,我将扬州的大街小巷串了遍,顺着古运河的足迹找它的上下游。从高旻寺边的柳荫道一路南行,走到瓜州渡口,看它汇入长江。在泵站那里看到了扬州的水文全览图,见识一座城市最底层的水利设计。
我也顺着古运河一路东行,在扬州发电厂面前看它汇入京杭大运河,然后便是顺着大运河一路北上,至淮安,看大运河与淮河的交汇。
我曾去往邵伯湖,在那里看见不断被加建的二号、三号闸门。见证了随着时间的进步,商业的繁荣如何一次次催生出更宽更广的河道。一艘载着集装箱的小型货船便能让我激动不已,我们是全球商业循环的一部分。生在这篇土地的我,与这个世界,奇妙地联系着。
我曾去往江都水利枢纽,看一个小小的闸门如何整个水利系统。在这个水利网面前,每一个选址都是被精确计算的。
而开启这一篇章的人,叫陈登,他的名字,写在了大运河世界遗产申报文化墙的第一刻上。
我们可以从通过一座城市认识许多人,但如果要我选一个代表人物,这个人是要跟这座城市互相成就的。
如伍子胥与姑苏,如陈登于广陵。
如果没有扬州本身的地理位置,陈登纵有治世之才,也无法建立起水路网。而没有那个启动按钮的人,当下扬州的水系也不会是这样的。
如果哪一天你要来扬州看大运河,告诉我吧,我带你去看街头巷尾,县志乡闻里的扬州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-3-19 16:13:35编辑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