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雪舟出身清河崔氏,唐时五姓,“崔、卢、郑、王、李”,崔雪舟便出自于五姓之首的清河崔氏。幼时,族中蒙龄孩童皆被送往族学,苦学儒家典籍,以求取功名。而却是族中异类,因崔雪舟不喜科举之道,上族学时每每走神,家中经书典藏更是看过便忘,族学先生恨铁不成钢,说他“朽木不可雕”,家中双亲也时常训斥,但崔雪舟仍毫无寸进。
虽然,崔雪舟读不进圣贤书,但却喜欢书画篆刻之艺。自蹒跚学步起,小雪舟便摸着门框和栏杆上的雕饰,见到精美的花纹图案,便流连不已。所以,当别的小孩哭闹不止时,小雪舟都安静地在院子里呆上许久,双亲见其与寻常小孩不同,还曾说家里出了个读书的好苗子。可没想到,崔雪舟这个读书的好苗子,却自小便歪了个彻底。别人读书时,小雪舟在精研绘画,别人奋笔疾书时,小雪舟则用刻刀在木头上削来雕去。可以说,崔雪舟于经书策论毫无天赋可言,但在书画篆刻方面,却得天独厚。经他手的刻刀,仿佛有了灵性,连顽石枯木也乖顺得很,随着刻刀上下翻飞,手中的材料便很快蜕变成小雪舟的所思所想的样子。
因崔氏一族,多走仕途,而雕刻画技,只能算作旁门左道。崔雪舟这般离经叛道,在族里也成了另类,从小没少受到白眼。好在,自从双亲绝了雪舟作官的念头,有看他实在醉心于这一门技艺,又有些天份,便请了位宫廷致仕的画师,来家中专门为雪舟授课。这位画师浸Y丹青篆刻之艺五十余载,堪称大家,能同意作崔氏西席,也是听闻这崔氏异类的“事迹”。与学经史子集时不同,雪舟一看到案上陈列的笔墨纸砚和各色颜料,眸子便立时亮了起来。先生让雪舟画一幅画,好探探功底,雪舟挥笔立就,庭院的景致在画幅上一一俱现。在来雪舟家前,先生还有些怀疑,毕竟传闻多有谬误,更何况小小的年纪,能成什么气候?哪知越看越是惊奇,看到最后,竟拊掌长叹了起来,连道衣钵有传了。
就这样,过了十个寒暑,族中的俊秀青年,早已经历寒窗苦读,纷纷去春闱一展身手了。而崔雪舟在崔氏本就是个异类,族中俊秀纷纷避之唯恐不及,而雪舟本就醉心丹青篆刻之道,喜欢安静,时日一长,倒养成了孤僻的性子。十年过去,崔雪舟的技艺早已一日千里,凡是他画中的鸟兽虫鱼,无不像活着一般,似乎要跃出画幅,而他雕刻的技艺更是精湛,所雕的东西,纤毫毕现,堪能以假乱真。先生觉得已无技可授,便辞行道:“小郎君真乃奇才,已是青出于蓝,若想再进一步,便不要拘泥于清河之地了,放眼天下,才是求索之道。”
崔雪舟奇道:“以先生绝技,已可名噪天下,竟还有比先生更厉害的人吗?”
先生笑道:“天下之大,自然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了。你西去长安,在秦岭之阳有一桃源胜境,有隐逸之士长居于此,其间多有大才。相传画圣吴道子、草圣张旭便常流连于此,你可往去求学。”
崔雪舟大喜:“我在清河久闻画圣、草圣大名,如今有此良机,如何不去?雪舟谢先生指点!”
先生大笑而去。三日后,崔雪舟亦辞别双亲,踏上了前往秦岭求学之路。殊不知,这一去,江湖波浪涌,再不复少年。
崔雪舟到秦岭时,已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。他虽出身大族,却自小幽闭于房中,鲜少出门,故而这一路餐风饮露,好不辛苦。但崔雪舟一想到秦岭有国手大家流连,恨不能背生双翅,一夜飞渡关山,就在崔雪舟日思夜想之下,秦岭墨谷已出现在他的眼前。与崔雪舟想象的不同,这里虽然依山而建,但并非荒凉之地,相反,幽谷之中,不但植有草木,更有亭台掩映,宛如画中。而谷中所住,并不只有传说中的隐逸高人,老少妇孺均安居于此,日出而作、日暮而息,真可称得上是世外桃源了。
守在谷口的青年姓裴,名岳,听闻崔雪舟的来意后,十分高兴,主动为崔雪舟介绍起了墨谷的由来和轶事。可能是受崔岳的影响,崔雪舟也不似寻常那般拘谨少言,也询问起画圣、草圣的踪迹。裴岳知崔雪舟丹青篆刻双绝,此来也有拜师求艺的目的,忙解释道:“崔贤弟可来迟了,这两位先生已离谷多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