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吧论坛【 藕心文苑 】[ 瀛洲论剑 ] → 【音为有你】大俗与大雅

  共有18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【音为有你】大俗与大雅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津津
  1楼 海客  227帖  2023/5/21 1:46:19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1片金叶子
:娱乐圈顶流嗜睡演员 点击进入抢亲页面花小獾 点击进入小小金库一片林深时见鹿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0 届 幸福莓满 莓开眼笑 桃气满满 落 凡 梅开颜笑 心若葡提 大吉大荔 心想事橙 樱笋年光 菀萝 朵梨 果儿 古德猫宁 风云马甲版之金马奖 两世清欢 心心相印 一冠倾心 心心不异 两心相惜 七彩豆之幸运咖啡豆 蒹葭诗社纪念品 海客水杯纪念品
【音为有你】大俗与大雅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24/1/25 12:35:51 [显示全部帖子]

当听到科目三要上春晚时,互联网上一片哀嚎,纷纷称这实在太土了。虽然平时爱吃辣条,但也没有必要将辣条端上餐桌吧。
“科目三”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土,除了魔性的舞蹈之外,我想和那首《一笑江湖》的音乐也脱不了干系。
《一笑江湖》有各种版本,原曲听起来就是一首口水古风歌,勉强能接受,但一旦改成“DJ”版,浓浓的土味便迎面扑来,光听歌,便能想象到一排排海藻似的舞者正随着风不断招摇。
归根结底,互联网上的网红歌我们之所以说它土,无非是因为这歌曲唱法简单,歌词通俗,传播量大,村口的精神小伙都能唱上两句,我们似乎天生就在潜意识里规定,所谓的“高雅”的,必然是小众的。所谓“俗气”的,必然是大众的。
音乐的雅和俗的争论可以将时间线无限地往前推,《诗经》有风雅颂,“风”便是各个国家采集而来的民歌,在那个年代便属于俗乐,雅和颂的内容则大多和朝会宴享,祭祀颂德有关,那么雅颂之乐无疑都是“雅”的。雅与俗的界限,在封建时期便已经无比分明。
但雅和俗又是随时随地能相互转化的,所谓大俗大雅,雅俗共赏。俗气的山歌和民歌,经过歌唱家们的翻唱,能登上世界的舞台,俗和雅,随时随地地在跟随着时代而变化。更加矛盾的地方在于,我们身体上能接受俗的洗礼,却在精神上拒绝承认对俗的喜爱。
中国的文化之中,有强大的追求“雅致”的力量,含蓄内敛的东方美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中的主流,不论互联网和短视频时代如何喧嚣,大部分人的心中其实都藏着对“雅”的崇拜。
天天听凤凰传奇的年轻朋友,却不愿意承认自己喜欢凤凰传奇,只因为凤凰传奇的身上沾满了“俗”的标签,喜欢他们,便意味自己的音乐品味也是俗的,这种对“俗”的恐惧,贯穿到了我们文化里的方方面面,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鄙视链,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,中国文化其内在一直有隐形的阶级。
“雅”更加私人,更加隐秘,更加有距离感,在群体的之中表现出“雅”,是以特立独行来吸引志同道合之人。而“俗”只有成为一种潮流,人们才敢放下心防融入其中,将自身的“俗”融入群体的“俗”中,从而获得不被指责和嘲笑的群体安全感。
科目三的无疑是“俗”的,是普罗大众的一场狂欢,跳科目三也是曾经当红的流量密码。但正因为它火热,它奔放,它没有下限,与国人对舞台高雅的印象相错位,让科目三上春晚招到了无数人的抨击和反对。
春晚再如何拉胯也是“雅”的门面,它定位了中国人过年时的品味基调。在大部分心里,这个时代已经够“俗”了,请留给“雅”一方净土吧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-1-25 12:36:27编辑过]
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