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吧论坛【 私家园林 】[ 十字坡 ][ 四合院 ][称五两酥盐糖] → 品读苏轼

  共有76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品读苏轼
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1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7 9:11:07 [只看该作者]

赏析

 

  此诗开头两句,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。首句“东风袅袅”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,化用了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中的“袅袅兮秋风”之句。着一“泛”字,活写出春意的暖融,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。次句侧写海棠,“香雾空蒙”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,沁人心脾。“月转廊”,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,照不到这海棠花;暗示夜已深,人无寐,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:处江湖之僻远,不遇君王恩宠。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,十分艳丽,然而略显幽寂。

 

  后两句,作者由花及人,生发奇想,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。“只恐夜深花睡去”,这一句写得痴绝,是全诗的关键句。此句转折一笔,写赏花者的心态。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,诗人顿生满心怜意:海棠如此芳华灿烂,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。一个“恐”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、惊怯之情,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。一个“只”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,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,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:这是一种“忘我”、“无我”的超然境界。

 

  末句更进一层,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。“故”照应上文的“只恐”二字,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,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。宋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记载:唐明皇登香亭,召太真妃,于时卯醉未醒,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。妃子醉颜残妆,鬓乱钗横,不能再拜。明皇笑日:“岂妃子醉,直海棠睡未足耳!”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“海棠睡未足”的典故,转而以花喻人,点化入咏,浑然无迹。

 

  “烧高烛”遥承上文的“月转廊”,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,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,那般刻薄寡恩,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。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,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。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。“照红妆”呼应前句的“花睡去”三字,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。“烧”“照”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,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。他想在“玩物”(赏花)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,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。虽然花儿盛开了,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,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,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、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,没有谁可以阻挠。

 

 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。写此诗时,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,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、萎靡之气,从“东风”“崇光”“香雾”“高烛”“红妆”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、潇洒的胸襟。

 

 


创作背景

 

  这首绝句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(1084年),时作者被贬黄州(今湖北黄冈)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。

 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-7-27 9:11:55编辑过]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2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8 8:50:56 [只看该作者]

花影

 

宋代:苏轼

 

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。
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教明月送将来。(却教 一作:又教)
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3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8 8:52:51 [只看该作者]

 

译文


 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,几次叫童儿去打扫,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?傍晚太阳下山时,花影刚刚隐退,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,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。

 

注释
重重迭迭: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,很浓厚。
瑶台:华贵的亭台。
几度:几次。
童:男仆。这两句说,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,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。
收拾去:指日落时花影消失,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。
教:让。
送将来: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,好像是月亮送来的。将,语气助词,用于动词之后。这两句说,太阳落了,花影刚刚消失,明月升起,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
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4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8 8:55:19 [只看该作者]

赏析一


 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,作者也有争议。起因是这样的:有人查遍了《东坡七集》并未发现此作,而在谢枋得的《叠山集》中却发现了此诗,于是便欲“正名”为谢枋得所作,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。 无论是《东坡七集》或者《叠山集》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,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,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,他的外号“叠山”,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“溪上青山三百叠”而来,相传《千家诗》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,喜欢苏轼诗作的他,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《千家诗》的选本中。

 

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,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,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:“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?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?”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“天真”举动如出一辙,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、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。 苏轼的诗有诙谐、灵动的特点,有时充满童趣,语言也颇有几分“打油诗”的特色。他曾说:“吾虽不善书,晓书莫如我。苟能通其意,常谓不学可。”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:“人皆养子望聪明,我被聪明误一生。惟愿孩儿愚且鲁,无灾无难到公卿。”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,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,并非用“豪放”两字就能一概而论。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: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。”(《书吴道子画后》)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,但这里“请君入瓮”,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,也十分恰当。 单说这首诗:有人说诗中的“花影”,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,难以驱去,赶不尽,除不绝。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。如果真是形容小人,那苏轼的水平也太差劲了,“明月花影”,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,用来形容小人,一点攻击力也没有。

 

大家见骂人时,谁把对方骂成“花影”?像刘禹锡《聚蚊谣》,把小人形容为蚊子,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,这才叫讽刺。 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?我觉得,此诗喻义深远,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。常言道:“如影随形。”有形就有影,有因就有果,世间的种种琐事,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,挥不尽,抛不去,只要有日月轮回,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,你就躲不开、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,不管你喜不喜欢它。 东坡喜欢禅,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。

 

赏析二

 

  这是一首咏物诗,诗人借吟咏花影,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,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。

 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“变”字,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,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。第一句中“上瑶台”,这是写影的动,隐含着光的动。为什么用“上”,不用“下”,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。第二句“扫不开”写影的不动,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。光不动影亦不动,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“扫不开”的。三四两句,一“收”一“送”是写光的变化,由此引出一“去”一“来”影的变化。花影本是静态的,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,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,去与来的变化,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。

  写光的变化,写花影的变化,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。“上瑶台”写花影移动,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;“扫不开”写花影难除,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;“收拾去”写花影消失,大有庆幸之感;“送将来”写花影再现,又发无奈之叹。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,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,意在言外的含蓄美。

  有人评论说:“上瑶台”比喻小人在高位当权;“扫不开”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;三四两句以太阳刚落,花影消失,明月东升,花影重映,比喻小人暂时销声匿迹,但最终仍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。从诗人一生仕途坎坷,政治失意的情况来分析,产生鄙视群小,痛恨官场腐败的感情也许是可能的。但诗歌作为文艺作品,它显然不能是生活的实录,它比生活本身应该更概括,更集中,更有典型性,因此,一定要坐实哪一句即喻什么人或什么事,难免会有牵强附会之嫌了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-7-28 8:55:38编辑过]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5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8 17:56:48 [只看该作者]

雪泥鸿爪

 

成语,融化着雪水的泥土。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。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。【雪泥鸿爪[1]出处】: 宋·苏轼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诗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”

雪泥:融化着雪水的泥土。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。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。

 

成语示例

 

中国古代官员好读书,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。在古代,官员的读书是持续性的现象,

大凡为官一生,致仕(退休)时一般也要刻部稿,企盼给后世留下一点雪泥鸿爪。

这篇杂文的作者对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厚的积累,全文旁征博引,融古通今,其中的许多引证看似雪泥鸿爪,其实环环相扣,凸显了文章主线。

 

成语故事:

 

人生到处知何似?应似飞鸿踏雪泥;

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?

老僧已死成新塔,坏壁无由见旧题。

往日崎岖君记否;路长人困蹇驴嘶。

 

成语解释


◎雪泥鸿爪,惟留一幅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,良可慨已。(清·陶宗佑《中国文学之概观》)

◎把人生看作雪泥鸿爪是悲观,虚无主义的思想。

◎往事亡矣;只是雪泥鸿爪,他每次看见旧物,总还生出一些缠绵来。[4]
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6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8 18:00:54 [只看该作者]

【成语】: 河东狮吼


【拼音】: hé dōng shī hǒu

【解释】: 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。

 

【成语故事】:

 

  陈季常是苏东坡的好朋友,他喜欢研究佛学,只要谈起佛理,他就会滔滔不绝的说个没完。季常的妻子柳氏是河东人,非常的凶悍,季常怕得要命;有一次,苏东坡去看季常,还没踏进门槛,就听到一声大吼,紧接着一阵拐杖落地的声音,苏东坡被吓得连退三步,楞了一会儿,才赶紧跑进去探个究竟。他进门一瞧,不禁笑了出来,原来,柳氏正竖着眉瞪着眼的骂着陈季常,而陈季常躲在一旁发抖,口里连连称是。于是,苏东坡题了一首诗送给陈季常,那首诗是这样写的:

 

谁似龙丘居士贤,谈空说法夜不眠,忽闻河东狮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


 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:“有谁能像龙丘居士(也就是陈季常)那么有才能呢?谈起佛学、佛法,往往整夜都不睡觉,但是一听到妻子的怒骂声,就吓得连拐杖都离了手,茫茫然不知所措。”
  “河东狮吼”也叫做“季常之癖”,因为河东是柳氏的故乡,所以苏东坡称她为河东狮子。“河东狮吼”是形容妻子的凶悍,而“季常之癖”则用来指怕太太的人,两句成语的意思是一样的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-7-28 18:01:16编辑过]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7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8 18:06:26 [只看该作者]

胸有成竹


拼音: xiōng yǒu chéng zhú 简拼: xycz
近义词:  反义词: 
用法: 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

解释: 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。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。
出处: 宋·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例子: 毛委员~,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。 ★陈伯钧《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》
谒后语: 心口窝生笋子;肚脐眼上长竹子;笔杆子吞进肚
谜语: 个个记在心;板桥画意在笔先


成语故事:   北宋画家文同,字与可。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,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。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?原来,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,无论春夏秋冬,阴睛风雨,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,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,叶子的形态、颜色,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,铺纸研墨,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。目积月累,竹子在不同季节、不同天气、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,只要凝神提笔,在画纸前一站,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。所以每次画竹,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,画出的竹子,无不逼真传神。

 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,他总是谦虚地说:“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。”

 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,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,前往求教。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,其中有两句:“与可画竹,胸中有成竹。”

 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《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》。“胸有成竹”,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,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;又比喻遇事不慌,十分沉着。
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8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9 8:55:53 [只看该作者]

出人头地:

 

成语资料

 

成语:出人头地(chūréntóudì)

易错:出人投地

解释:指高人一等;超出一般人。
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前途

近义词:高人一等、崭露头角鹤立鸡群

反义词:相形见绌、庸庸碌碌

歇后语:爬上宝塔尖迈步;谷子地里长高粱

灯谜:冠军;断头台

英文:pinnacle[1]

 

成语出处

 

宋·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老夫当避路,放他出一头地也。”

 

成语示例

孙俊英见人家看得起,能~,一呼百应,好不威风自在。(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八章)

 

 

成语典故

北宋嘉祐二年的科举考试,欧阳修担任主考。在阅卷时,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,认为应列第一名。他便把文章传给同僚观看,大家都赞赏不已。不过,欧阳修觉得这份考卷很象是他的学生曾巩的,为了避嫌,就把它定为第二名。

放榜后,按礼节考中的学生要去拜谢主考官,不想以第二名身份来的不是曾巩,而是年青的学子苏轼,欧阳修才知闹误会了。欧阳修很欣赏苏轼,他给朋友写信时说:“读苏轼的文章,不禁让我汗颜。真痛快啊!我应当给苏轼让路,使他高出我一头。”
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49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29 9:04:27 [只看该作者]

成语故事

 

北宋时,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、史学家叫欧阳修,庐陵(今江西永丰)人。欧阳修幼年丧父,家贫,买不起纸笔。欧母便以荻草在泥地上划字,教欧阳修认字。

欧阳修十岁时候,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。一次,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,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,他翻了一下,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,就向主人要了来,带回家里细细阅读。

 

欧阳修觉得韩愈的散文文笔流畅,说理透彻,跟社会上流行的讲求华丽,内容空洞的文章完全不一样。于是他就认真琢磨,学习韩愈的文风。

 

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,欧阳修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。他官职不高,但是十分关心朝政,正直敢谏。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,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,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,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。欧阳修十分气愤,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。为了这件事,他被降职到外地,过了四年,才回到京城。

 

后来,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,又出来说话,这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。他们捕风捉影,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,于是欧阳修又被贬谪到滁州(今安徽滁县)。他写的著名散文《醉翁亭记》,便是这时作作。

 

十多年后,宋仁宗才想起欧阳修的文才,便把他调回京城,担任翰林学士。欧阳修趁此机会,积极提倡改革文风。有一年,京城举行进士考试,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。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、改革文风的好机会,在阅卷的时候,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,一概不录取。那些落选者,对欧阳修十分不满,他们将欧阳修拦住,吵吵嚷嚷地辱骂他。后来,巡逻的兵士过来,才把这批人赶跑。

 

就在这次考试中,后来的大文豪苏轼崭露头角。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。苏轼二十岁那年,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苏辙到京城去考进士。在考试中,苏轼写了一篇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的文章。欧阳修看到这篇文章后,大赞苏轼是个人才。后来,欧阳修又读了苏轼送给他的一些文章,更加觉得苏轼是个难得的人才。

 

有一天,欧阳修跟他的老同事梅尧臣说:“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。”大意是:像苏轼这样出众的人才的确难得,我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呢!

 

欧阳修这番话一传出去,一些读书人听了都不服气。京城里这样多的人才,难道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。后来,大家读到苏轼才气横溢的诗歌和文章,才不得不服输。

 

苏轼先后当过杭州、湖州(今浙江吴兴)等地方的刺史。他每到一个地方,都兴修水利,减轻赋税,提倡生产,做了一些对人民生活有益的事。

 

苏轼在湖州时,看到地方豪强官吏的横行霸道,很不满意,便写诗进行讽刺,没想到这些诗传到京城,被几个反对苏轼的官僚从中摘出几句话,诬陷苏轼诽谤朝廷,大逆不道。于是苏轼被撤职,押到京城大狱里,受尽了折磨。后来,因为实在算不上什么大罪,宋神宗才下令把他释放,将他贬谪到黄州(今湖北黄冈)。

 

黄州有一个地方名叫“赤壁”,苏轼听说后,便邀友人前去游览凭吊。在那里,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,触景生情,十分感慨。回来以后,写了一篇文章,叫做《赤壁赋》。

苏轼不但是写散文和写诗的能手,而且在词的写作上也有很高的成就,他的词开创了词风中的豪放一派,他在游赤壁之后写下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是其词风的代表之作:

 

大江东去,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。

故垒西边,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。

乱石穿空,掠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在文学史上,人们把欧阳修和曾巩、王安石、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、苏辙和唐代的韩愈、柳宗元合起来,称为“唐宋八大家”。“出人投地”这句成语就是出自欧阳修的“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”而来,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,现在常用来高人一等。



回到顶部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黄梅儿
  50楼 五褂中级  2547帖  2008/3/31 13:0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心若成蝶梦亦菲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3 届 狐之澈 兔兔 焦尾 号钟 绕梁 九霄环珮 黄钟大吕 映月 战台风 良宵引 乌夜啼 顾家 乖乖虎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8/7/30 9:30:15 [只看该作者]

取之不尽用之不竭

 

【拼音】qǔ zhī bù jìn,yòng zhī bù jié

【解释】:竭:尽,完。拿不完,用不尽。形容非常丰富。

【出处】:①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食。”

译文:只有江上的清风,与山间的明月,耳朵听它,听到的便是声音;眼睛看它,看到的便是景色。获取它们没有人禁止,享用它们没有竭尽,这是大自然无穷的宝藏,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。

②《朱子语类·孟子》:“源头便是那天之明命,滔滔汩汩地,似那一池有源的水。他那源头只管来得不绝, 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”

【示例】:水资源并不是~,因此我们要珍惜用水。

【近义词】:无穷无尽、源源不断

【反义词】:空无一物



回到顶部
总数 8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