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吧论坛【 藕心文苑 】[ 似水流年 ] → 琉璃心字。

  共有1068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 琉璃心字。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倾素
  1楼 一褂初级  45帖  2023/3/20 21:06:33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0 届 太极两仪八卦章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23/6/16 21:41:33 [只看该作者]

以下是引用嫮儿在2023-6-13 22:30:47的发言:
高考已经过去了好几天,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古代科举的读书心得,拖到现在也没能成。今晚就随便先扯一些。
科举制度的起源于隋,从唐开始完善,发扬于明。
唐之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“察举制”,也就是通过一个人有出身、品德及文学修养来推举入仕。
因为几乎被豪门望族垄断,直接将推变成世袭,造成了所谓的“上品无寒士,下品无世族”的现象,最终被历史淘汰。
唐以后,读书人的世界慢慢回春。通过科举跨越阶层,改变命运,不再只是梦想了。
唐科考的考试门类繁多,有法学、算术、史学、武科等等。但主要以进士科和明士科影响力最大,大致考表、诗、赋,古文填空,时务策论之类的。
宋代大体沿袭了唐科目,并重新进行了部分的分类。
自南宋朱熹整理出了四书五经,后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,便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,且只有进士科一科,为朝廷选拔做官人员所用。
如此明确的目的,人们更加纷纷苦读诗书,正所谓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,毕竟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”

记得英国剑桥学者李约瑟就对中国古时的科举考试推崇备至



回到顶部
总数 61 1 2 3 4 5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