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吧论坛【 笑傲江山 】[ 花样诗词 ] → 花样诗词第73届诗词风云(如梦令教学专场)【梦华录】如梦令教学贴

  共有504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花样诗词第73届诗词风云(如梦令教学专场)【梦华录】如梦令教学贴

美女呀,离线,留言给我吧!
林婉词
  1楼 四褂高级  1477帖  2013/3/30 23:11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
:挽青丝 点击进入小小金库焚稿炉 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76-4 届 楚藻兰词
花样诗词第73届诗词风云(如梦令教学专场)【梦华录】如梦令教学贴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22/10/27 9:29:13 [只看该作者]

大家好,秋风习习,我们又迎来了第三期诗词风云教学专场,这场将由我来教大家学习诗词。这一期,我将教大家如何写如梦令。

为什么要学如梦令?

我们学诗词,需按先诗后词的顺序,诗包括律诗、绝句、古风。词包括小令、中调、长调。第一期我们学过了七律,第二期我们又学习了平韵小令鹧鸪天。如梦令是个仄韵小令词牌,写过了七律写过了平韵小令,现在学如梦令,一来可以尝试一下仄韵小令的写法。其次如梦令短小精悍,写法与七绝大致类似,因为还没学过七绝,所以学如梦令也大致可以了解一下七绝怎么写。在这里我就不再科普诗是什么词是什么了,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大抵网上皆可查。

但我们都知道了,诗词是要按谱写的,诗有格律,词有词谱,但也并非是一味的按照平仄堆砌辞藻,就像挖好坑直接栽树一样。写诗填词,我们也讲究气脉,骨架,神形,等等。
如梦令这个词牌,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,我们写如梦令,都以唐庄宗的如梦令为正体来写。

为什么这么说,因为很多词牌,在其发展过程中,产生了很多的变体,有的诗人写的时候或增加一两个字,有的或减少一两个字,有的或一两个字的平仄不一样,有的或句式发生变化,有的甚至韵脚也发生变化。这大抵类似我们今天的翻唱,一首歌被别的歌手拿来翻唱,或改个调,或改个歌词,等等。

下面就具体讲讲如梦令怎么写,我们这场风云只要求写唐庄宗的体,先学正体。考虑到我们很多同学是初学者,就从最基础的平仄开始讲。

如梦令, 单调三十三字,七句、五仄韵、一叠韵。
单调的意思,就是只有单独一段,没有上下阙之分。你们看到的那种有两段的就叫双调。
叠韵的意思,就是一个韵脚重复使用。

如梦令    后唐庄宗
曾宴桃源深洞。一曲舞鸾歌凤。长记别伊时,和泪出门相送。如梦。如梦。残月落花烟重。 
中仄中平中   中仄中平中   中仄仄平平   中仄中平中        中仄中平中
              韵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韵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韵      韵      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韵

如梦令的坑就长这样,给初学者再强调一下,中字的意思就是可用平声也可以用仄声。
整首需押韵的韵字有五处,其中两个两字句叠韵,所以总共六个韵脚。
谱就是这么一个谱,大家自己对照就行。后面就不再讲平仄问题了。词谱也不是个什么神秘不可捉摸之物,记住了唐庄宗的如梦令,就等于记住了如梦令的词谱。

如梦令   李清照
常记溪亭日暮。
沈醉不知归路。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争渡。
争渡。
惊起一滩鸥鹭。

我们来看李清照的如梦令。
第一句,常记溪亭日暮,常记——表明回忆。溪亭——点出地点。日暮——点出时间。我们说诗词要凝练,第一句共六字,动作时间地点全有了。

第二句,沈醉不知归路,接上句,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发生了何事?原来是喝醉了酒迷了路,或者,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回家的时间。

第三句,兴尽晚回舟,接上句,终于尽兴了,可时间都已经很晚了,才驾着小船回家。

第四句,误入藕花深处,这句是很美妙的,接上句,是不是乘着小舟就回家了呢?不是,原来路上还有风景,一不小心,船就划到了藕花深处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可能是醉意朦胧没有认清路,也可能是天色太晚没有认清路。总之就是,这一句不仅美妙,还有一种突如齐来的惊讶,还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。

第五句和第六句,争渡。争渡。接上句,因为迷了路,所以急着找路。

第七句,惊起一滩鸥鹭。又是一个美妙时刻,接上句,因为急着划船,所以怎样呢?所以一不小心把鸥鸟们都吓得飞起来了。这个画面,既有转折的惊喜,又让人觉得有理所当然之感,着急的动作惊动了飞鸟,是再正常不过的了。

所以说,一首词,无论是景也好,情也好,它都是一个整体,前后句子都有内在的关联,李清照这首如梦令尤其明显。

我们说七律,七绝,有起承转合。如梦令亦如此,有起势,有承接,有转折,有合尾。前两期教学贴里应该都有讲到起承转合,大家可以回看一下。

诗词先要有构思,有妙想,有谋篇,有布局,其次才是遣词造句,把你想的,用句子表达出来,先有想法,然后用句子写出你的想法,最后才是咬文嚼字,推敲推敲,什么字用起来更妙。

李清照另外一首如梦令亦是如此,很美妙,就是那首红得不能再红了的,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。
昨夜雨疏风骤。
浓睡不消残酒。
试问卷帘人,
却道海棠依旧。
知否。知否。
应是绿肥红瘦。
大家可以按照我的解读模式自己解读解读,体会一下其中的妙处,我就不多讲了。

虽然如梦令只有三十三个字,看起来好像很少,但字数越少,就越要凝练。所以说看起来简单,其实又不简单,但其实又很简单。

对于初学者,如果觉得我讲得有点神乎其神,好像很难的样子,没关系,别怕,真的一点都不难,特别容易。所谓文以载心,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,想到什么就写什么,首先要敢于表达,才能进入下一步的进阶。无论你是写景也好,状物也好,抒情也好,倾诉也罢,表白也好,愤怒也行,都可以用诗词来表达。但我不建议初学者一开始就搞什么大国情怀,前几天有个朋友写了首词歌颂二十大,就被我咔咔咔了。

用如梦令写出你眼中所见,耳中所闻,心中所想,这,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。

这节课到此就结束了,有什么疑问的地方欢迎跟帖讨论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2-10-27 9:34:53编辑过]
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