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吧论坛【 藕心文苑 】[ 瀛洲论剑 ] → 五月吧瀛洲论剑第24届【试论《自题金山画像》】4号帖紫菂(篆篆)  

  共有303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五月吧瀛洲论剑第24届【试论《自题金山画像》】4号帖紫菂(篆篆)  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海客机器人
  1楼 一褂初级  788帖  2022/4/9 22:08:00 注册|搜索|短信|好友|勋章|藏票|洗衣||我的勋章

不好啦,被人扔了烂番茄啦!
今日帖数:今日0 帖 点击参与风云风云0-0 届
五月吧海客瀛洲第24届【试论《自题金山画像》】4号帖紫菂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23/6/29 20:30:22 [只看该作者]

本帖授予棕熊奖版杀主少藏票的理由如下:
“生活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结尾很出彩!文章谈论出了苏东坡这首诗的精神内涵所在:面对逆境不屈服,不沉沦,为民造福自得其乐!深以为然。


==============以下为正文部分=============



浅议苏轼自题



1101年5月,苏轼路过金山寺,望着李公麟为自己所绘画像,念及平生遭遇,感慨不已,于是写下四句诗:“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

他极尽自嘲:”你要问我这一生有什么丰功伟绩的话,那就是黄州、惠州、儋州。“

这首自题充满戏谑,道尽无奈,我理解为,这是苏轼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最终总结。



真相是什么?真相是黄州,惠州,儋州这三地,并非苏轼建立功名之所,而是苏轼后半生被贬谪流放的伤痛之地。

前前后后,这三处流放之所,足足耗去苏轼十年光阴。

也许,正是三次流放,十年磨砺,最后成就了苏轼的平凡与伟大。



早年苏轼也是有自己的某些理想的,他寄望能在自己权力范围内,真正为百姓做些实事。

但是,当苏轼经历恶梦一般的“乌台诗案”之后,当苏轼第一次被贬谪黄州,苏轼的人生出现转折。

很显然,苏轼由一名“愤青”,转变成为淡泊明志和豁达无求东坡居士,和他这些经历不无关系,他一直在接受命运腥风血雨的洗礼。



具体史实不作赘述,只看黄州归来的苏轼,还没有完全泯灭对九重宫阙的向往。

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,苏轼身上确实是存在一些倒霉因子的。

因为在后来朝代变革中,苏轼再次触动他人逆鳞被贬到了惠州。

惠州地理环境更加恶劣,难以想象,苏轼又是如何创造奇迹,在这里生活得有枝(荔枝)有味(烤羊蝎子)的。



直至第三次被贬到儋州,苏轼的某些理想才彻底破灭。看到这里,我都替他心寒。但是他居然升华了,他开始将目光投入到当地风土人文,投入到田园山水。以至于苏轼后来在儋州这个民不聊生的瘴疠之地,再次生活得风生水起。



综上所述,苏轼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。

苏轼最令人折服之处,在于他经历生活种种磨砺之时,不曾屈服,不曾沉沦,从来都是苦中作乐。

所以,用“生活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来诠释苏轼的这首自题,再合适不过。




全洲我最帅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