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

-  五月吧论坛  (http://www.wuyue8.net/bbs/index.asp)
--  [ 瀛洲论剑 ]  (http://www.wuyue8.net/bbs/list.asp?boardid=12)
----  【音为有你】大俗与大雅  (http://www.wuyue8.net/bbs/dispbbs.asp?boardid=12&id=619226)

--  作者:津津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1/25 12:35:51
--  【音为有你】大俗与大雅
当听到科目三要上春晚时,互联网上一片哀嚎,纷纷称这实在太土了。虽然平时爱吃辣条,但也没有必要将辣条端上餐桌吧。
“科目三”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土,除了魔性的舞蹈之外,我想和那首《一笑江湖》的音乐也脱不了干系。
《一笑江湖》有各种版本,原曲听起来就是一首口水古风歌,勉强能接受,但一旦改成“DJ”版,浓浓的土味便迎面扑来,光听歌,便能想象到一排排海藻似的舞者正随着风不断招摇。
归根结底,互联网上的网红歌我们之所以说它土,无非是因为这歌曲唱法简单,歌词通俗,传播量大,村口的精神小伙都能唱上两句,我们似乎天生就在潜意识里规定,所谓的“高雅”的,必然是小众的。所谓“俗气”的,必然是大众的。
音乐的雅和俗的争论可以将时间线无限地往前推,《诗经》有风雅颂,“风”便是各个国家采集而来的民歌,在那个年代便属于俗乐,雅和颂的内容则大多和朝会宴享,祭祀颂德有关,那么雅颂之乐无疑都是“雅”的。雅与俗的界限,在封建时期便已经无比分明。
但雅和俗又是随时随地能相互转化的,所谓大俗大雅,雅俗共赏。俗气的山歌和民歌,经过歌唱家们的翻唱,能登上世界的舞台,俗和雅,随时随地地在跟随着时代而变化。更加矛盾的地方在于,我们身体上能接受俗的洗礼,却在精神上拒绝承认对俗的喜爱。
中国的文化之中,有强大的追求“雅致”的力量,含蓄内敛的东方美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中的主流,不论互联网和短视频时代如何喧嚣,大部分人的心中其实都藏着对“雅”的崇拜。
天天听凤凰传奇的年轻朋友,却不愿意承认自己喜欢凤凰传奇,只因为凤凰传奇的身上沾满了“俗”的标签,喜欢他们,便意味自己的音乐品味也是俗的,这种对“俗”的恐惧,贯穿到了我们文化里的方方面面,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鄙视链,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,中国文化其内在一直有隐形的阶级。
“雅”更加私人,更加隐秘,更加有距离感,在群体的之中表现出“雅”,是以特立独行来吸引志同道合之人。而“俗”只有成为一种潮流,人们才敢放下心防融入其中,将自身的“俗”融入群体的“俗”中,从而获得不被指责和嘲笑的群体安全感。
科目三的无疑是“俗”的,是普罗大众的一场狂欢,跳科目三也是曾经当红的流量密码。但正因为它火热,它奔放,它没有下限,与国人对舞台高雅的印象相错位,让科目三上春晚招到了无数人的抨击和反对。
春晚再如何拉胯也是“雅”的门面,它定位了中国人过年时的品味基调。在大部分心里,这个时代已经够“俗”了,请留给“雅”一方净土吧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-1-25 12:36:27编辑过]

--  作者:闲之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1/25 13:01:44
--  
感觉现在的春晚就是捡各种过时的网络梗,凑成一盘,咱们一起包饺子。。。


--  作者:谣谣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1/25 17:53:44
--  
科目三抖音上开始火的,慢慢也没那么火了。做个记录倒是可以。
总觉得以前演什么都好看,现在演什么都不好看。
也好多原因,期待越来越高了,口味越来越挑剔了。

--  作者:萦萦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1/25 21:23:36
--  
但雅和俗又是随时随地能相互转化的,所谓大俗大雅,雅俗共赏。
赞同。
《科目三》上春晚还是有些震惊。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-1-25 21:28:37编辑过]

--  作者:木木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1/26 6:31:26
--  
打赏啦!打赏啦!打赏此楼 1 楼作者 津津 小章子 海客水杯纪念品 6 个!
  
--  作者:苓苓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1/29 9:12:52
--  
看到这标题,便想起多年前和朋友关于俗与雅的一场对话:
何谓俗?何谓雅?有何标准?用什么定义?
世俗的眼光,大众的口味?抑或只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划分?
其实,大“俗”之人也会有大雅之情,贤人雅士也会动了凡心俗念。
心中没了雅俗的差别,也就无所谓雅俗;即使有雅俗之分,也不是雅俗的高下之分。

在我的意识范畴里,生存和生活属同一领域的两个概念:
生存是根本,生活是延伸。只有立足生存,
才能拓展生活的空间和高度,才有资格、有能力谈论风雅。

街头乞丐不会和你探讨莫扎特,山区矿工不会听你解释尼采,
烈日下的农民工不会有兴趣了解梵高。
因为,对他们来说,最大的愿望是,生存!


哈,有点跑题了。
言归正传,其实音乐中的雅与俗,还有一个曲高和寡的问题,还有一个接受度的问题
比如当年的忐忑,我好像一遍都没有完整的听完,虽然知名度很好,却不是我的耳膜与心脏能接受的
另外,春晚我也很多很多年不看了

问好津津

--  作者:苓苓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1/29 9:14:48
--  
终于有地方有机会可以对文字互动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--  作者:云淡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3/14 10:35:50
--  
…………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4-3-17 8:13:13编辑过]

--  作者:皮皮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3/17 8:12:49
--  
雅俗共赏,雅不能脱离实际,俗不能跌落深渊


--  作者:长长
--  发布时间:2024/3/27 21:24:48
--  
搜了《一笑江湖》,正好是男女分别唱的,感觉各有风味。

抖音听得比较多的背景乐,不知道是这首歌。对我来说好看的就行。